Date: 2009-12-09 18:10:47Written By
万钢: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Tags: , 积分 Counts:2570 次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入一个重要的跃升期。这一时期,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也经受住了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的考验。在此过程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技工作和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008年6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围绕“保增长”这条主线出台了四个大措施,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科技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主题,其成效也初步显现,为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能够把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铺好路;能够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人才贡献一点力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万钢表达了他对自己工作的期待。
万钢沿着这条道路不懈地努力着。从就任科技部部长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科技界在科技奥运、战胜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及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突出体现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2008年下半年,当中国经济还在奥运效应的刺激下高歌猛进之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全球,并波及中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
科技部积极行动起来,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主线,从高新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提升、重点产业的振兴,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着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缺乏人才和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弱,危机面前,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风雨飘摇甚至濒临破产倒闭,迫切需要技术支持以实现企业转型和产品革新、升级换代。
为此,今年3月,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企业,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原来做普通“变形金刚”的企业转而生产出机器人“变形金刚”,原先普通、滞销的绒布娃娃加入科技因素后就成了会说话、市场抢手的“信息娃娃”。
“中小企业都有很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他掌握一门技术,掌握一个新的产品,就会打开一片市场,真正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但是,“阳光也不能太猛烈,要不然就晒焦了。”万钢风趣地说,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团队,不能派一个大团队进一个小企业。另外,还通过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创投基金,下一步还有创业板等,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温家宝总理曾说过,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一场技术革命。每一次当经济走向上升、走出危机的时候,技术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这一点我们的体会十分深刻。”万钢说,当金融危机到来时,通过20多年培养起来的国家高新产业、高新科技园显示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高新园区特别是中西部的高新园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仍然保持着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的增长率,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等产业更是逆势上扬。
“科技在危机中显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国经济也已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重要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
建立起科技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
“金融危机对科技部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对科技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机遇。”这次应对金融危机让万钢对科技部的职责和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科技部既要冷静地看待科学前沿的发展,为国家长远战略发展做好准备,又要在碰到大的经济波动的时候,能迅速支撑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经济走向一个新的转型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起以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长效机制。”
我国有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如科研院所和大学等,“应该把这些科技资源有效集成,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为国家创新服务。”
“最重要的是资源共享,把国家重点试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各个院所和大学的力量集中起来,面向企业,开放共享,使产学研不光是在一个项目上而是在一个产业发展的战略上形成产业联盟。”
“将这些创新资源统筹起来——并不是说要让科技部一家管,而是要动员各行各业、全体科技人员,包括鼓励支持工人、农民的创新积极性!”万钢说,要在管理制度、机制上创新,通过会商、协商,创新机制,做好服务和配置资源工作,聚焦重点,促进发展。
在统筹资源思想的指导下,科技部与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提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政策措施建议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计划等建议;科技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建立相关沟通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通过建立部门间的合作关系,科技部组织实施了一批行业科技专项,有力地推动行业创新活动。比如与铁道部合作进行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速列车的自主研发;与农业部和粮食主产区共同合作的“粮食丰产工程”;与卫生部等14个部门、机构启动“全民健康行动计划”等等。
另外,科技部还与23个省区建立了省部会商制度。“通过‘省部会商’机制,加强与地方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创新优势,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目的。”
让全民都能够享受到科技的恩惠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科技面向民生,科技服务民生,加强民生科技”已成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科技已经深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科技计划向民生科技给予大量的倾斜,有关农村、健康、环境、生态、安全、节能、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经费有了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达30%左右。
与此同时,科技部与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关民生的科技行动,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多个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共同推动,使科技成果的积累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取得实惠。
今年4月下旬开始,源自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在这场危机面前,我国政府又一次运用科学的力量打了个漂亮仗,防控及时严密,受感染人群较少,防控措施也得到了世卫组织的充分肯定。这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医疗体系相对还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目前,作为防控流感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和生产已取得实质性成果。8月31日,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通过了专家技术审评,获准用于人体接种,并已获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9月7日,国家药监局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疫苗产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9月21日开始,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相比2003年SARS危机的应对,我们这次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万钢说,不是这次的流感不猛烈,而是我们防范得好,这些年在卫生防疫上所做的科技部署和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环境的变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会遇到各种传染病,我们可以迅速地反映,迅速地拿出药来,这就是科技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伤痛的日子。这一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瞬间夺去了数万条鲜活的生命。在抗震救灾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精度遥感遥测技术为中央及时、准确提供灾情现状;太阳能电源、卫星移动通信、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救援指挥、运输提供了保障;战地医院、远程医疗、快速检测技术为救助灾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电视、网络教室设备为灾区恢复教育做出了贡献……
“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虽然没有在一线搬石头、没有直接参与抢救受灾群众,但每天晚上,在前线指挥部的大屏幕上,通过GPS、卫星传输及遥感技术等,哪个行政村里面有多少群众,有多少部队,里面什么样的情况等等,都是一目了然,真正是决胜于千里之外。”万钢说,另外,在堰塞湖险情的排除、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等方面,科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要惠及民生。”万钢说,应对甲型H1N1流感和抗震救灾的例子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为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我们更从容地面对挑战而在努力工作着。
“让全民都能够享受到科技所带来的恩惠。这在我的心目当中是最重要的。”
以科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未来最大的挑战,除了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与和谐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万钢说,如果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是我们乃至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方面,科技部门可以大有作为。
“我们这一代人和上几代人通过工业化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我们能不能为后代做点什么,能不能承接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政府承诺,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5年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这意味着要关闭上千家甚至上万家高污染的小水电小水泥厂,要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帮助其中的一些企业实现转型,要通过新能源的使用在减少排放的同时确保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在这些方面,科技大有作为。”
在西藏的一些农村,由于温差比较大,技术人员把蔬菜大棚和沼气结合在一起,把沼气建设在大棚里面,太阳照进来就储热,然后它就产生沼气,沼渣出来以后又可以浇大棚,造一个大棚加沼气不但把钱收回来了,而且还种了蔬菜,既满足自己需要,还可以卖钱。万钢曾经说过,这是最“酷”的技术。
“我们以后还要把城市环卫改造成环卫能源产业,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这也是科技部门的职责,必须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好地基,铺好路。先探一条路,同时要为国家在各个环节上提供科技这个重要的要素,因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周密部署。”万钢说,现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一次能源中69%靠煤,发电量的80%以上来自火电,优化能源结构势在必行。
因此,“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继续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等,并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高效、洁净发电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捕获、资源化利用和封存技术。
“面向未来,一些新能源的技术正在丰富着人类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高效节能电机技术、转基因生物能源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和热核聚变技术等特别值得关注。”
“当前,我们已处在从化石能源时代向可再生新能源时代的转折点,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关键点。”万钢说,一场深刻的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迸发之中,我们需要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把各种能源开发好、利用好,为今天的人们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万钢说,我们正在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的开发运用,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现在,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生物领域、信息领域以及先进制造业领域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万钢曾亲自乘坐新能源汽车在中外媒体面前“秀”了一把。
“我的用意不仅在展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万钢说,发展新能源汽车第一是保证我们的能源安全,第二是保障我们国家大气的清洁,第三是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奥运期间,在奥运核心区里面有500辆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此外,一大批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得到应用,太阳能、风能和半导体照明等都得到规模化推广示范。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因此成为奥运史上科技含量最高、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
一辆辆穿行在奥运村中的新能源汽车,成了科技奥运的实体代言,不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其性能还得到了很好的检验。“这些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过后,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十城万盏”和“金太阳”等节能和新能源示范工程。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步伐正在加快和深入。